草坪知识
【世界博览】存在于“传说中”的百慕大三角
有一部叫做《世界未解之谜》的系列读物曾经风靡海内外,这部书描写了世界各地的很多“神秘事物”,什么尼斯湖水怪、麦田怪圈、法老的诅咒、外星人、失落的史前文明,等等,一个比一个怪力乱神,又一个比一个言之凿凿,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而其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区,北起百慕大群岛,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是一个呈三角形的海域。这里蓝天碧水,白鸥飞翔,怎么看怎么是一片舒适宜人的海域。但在各种报道中,这片区域简直是超自然力量的集大成者。虽然各种说法林林总总,但是让“百慕大三角”进入大众视野的,是各种空难和沉船事件。据说,从1840年开始,就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相继在这里神秘地失踪,事发时乘客所乘坐的轮船、飞机都被一种奇怪的蒸汽所吞没,而且所有的仪器都失灵,对外联系全部中断。与此同时,还会有奇怪的雾在海面上弥漫,而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是不可能会产生雾的。事发后,有关当局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却没找到一具遇难者的遗体,只找到了空无一人的船只或其残骸。据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有30多架飞机、100多艘船只、1000多人在这片海域神秘失踪,所以这片海域又被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后来,关于这片海域的传闻慢慢的变多,有的报道说这片海域发现了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有的报道说发现了圆柱形的时空裂隙,还有的报道将百慕大三角同不明飞行物(UFO,又称飞碟)联系到一起,在这片海域发现飞碟的说法也慢慢变得多。
据说,最早经历百慕大三角异样情况的是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在他写给国王的信中,形容当时发生了长时间且非常狂烈的风暴,甚至眼睛都看不到太阳与星辰。哥伦布的形容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只是发生了一场大风暴。只不过由于当时航海技术还比较落后,船只遇到风暴的事情很常见,所以这封信中描述的场景并没有被当成特殊情况看待,直到后来有关百慕大三角的传闻慢慢的变多,这封信上描述的内容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开始把哥伦布和百慕大三角联系到一起。
而真正诞生“百慕大三角”这个说法,是源于1945年美国第19飞行中队失踪的报道。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的5架TBM“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载着14名飞行员从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海军航空站出发,由拥有2500小时飞行经验的队长泰勒领航,进行战斗和导航训练演习。当天的任务是进行模拟轰炸训练,原本计划用时3个小时,并且预定飞行路径呈“三角形”,即飞行队先向东飞行至目标浅滩,完成轰炸训练后,再向北方向飞行经过大巴哈马,再转向西南方向返回劳德代尔堡基地,全程约300英里,飞机上携带的汽油足够飞行6个小时。就这样,飞行队在一切准备完毕后,正常起飞展开训练。飞行队很快达成目标后返航,然而接下来噩梦突然发生了,原本一望无际的晴朗天空突然开始急剧变化,飞机飞进了厚厚的云层,夹杂着。领航的队长泰勒一开始以为是他的罗盘出了故障,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远比预想的糟糕:首先是泰勒的罗盘失灵,后来演变成飞机的导航仪和仪表盘失灵,此时泰勒的声音也慢慢的变恐慌。他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说,仪器显示他在陆地上,然而其实就是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群岛附近。在朝大西洋飞行的过程中,无线电信号也开始不稳定,泰勒向地面不断地汇报:“我不明白我们在哪里”“我们是在最后一轮飞行时迷路了”“我不会再使用罗盘,我正试图找到劳德代尔堡,但我没有成功”……
泰勒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将不得已迫降,除非着陆。当第一架飞机下降到10加仑以下时,我们将一起坠落。”是因为飞机耗尽了最后的燃料,和地面彻底失去了联系。飞行队的诡异消失,立刻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重视,他们派出了大量的搜救船和飞机进行大面积的搜寻。然而噩梦不断,仅20分钟后,其中的一架救援飞机“马丁水手”号也从雷达上消失了!这架飞机至今都没找到,机上的13名机组人员同样不知所踪。尽管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美国海军依然进行了广泛的搜寻,但不论是5架复仇者还是“马丁水手”号,包括27名队员的尸体都没找到,最终美国海军只能停止搜寻工作。
当时,美国全国还都沉浸在二战胜利的欢庆气氛中,这次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关注。直到1950年,一名叫爱德华·琼斯的作家在旗下的《迈阿密先驱报》中重新回顾了这次事件,并且把飞机失踪的事件和百慕大那片三角形的海域联系到一起,于是,“百慕大三角”的概念被创造了出来。由于这篇报道将很多神秘的要素与这次空难联系到一起,一经刊登便引起了轰动,“百慕大三角”这个被描写得神秘又恐怖的海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不少作家、学者也纷纷翻阅历史资料,于是,慢慢的变多的神秘事件同这片海域产生了关联。1964年,作家文森特·盖迪斯撰写了名为《死亡百慕大三角》的文章,他的写作思路是挖掘过往的海难、空难事件,并找到它们与这个区域的关联,虽然文章中并没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相关证据,但通过他的描述,让“百慕大三角”这个说法流行起来。1974年,作家伯利兹名叫《百慕大三角》的著作得以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就成为畅销书,卖出了500多万册,把“百慕大三角”的概念发扬光大,并且该书不仅搜集了官方和非官方的消息,还加入了对种种神秘现象的解读,这也是“未解之谜”系列作品的前身。
在这些关于百慕大三角的书籍和文章当中,最让人感到恐惧的要数“独眼巨人”号货轮失踪事件和“幽灵船卡罗迪林”事件。
“独眼巨人”号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1918年3月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
“独眼巨人”号是一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美国战舰。1918年3月4日至5日,该船及其306名船员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这是美国海军历史上人数最多的非战斗伤亡事件之一。此前,随着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独眼巨人”号于1917年5月1日开始服役,中校乔治·W·沃利担任该船指挥官,直到1918年被分配到海军海外运输局。随后不久,该船启航前往巴西海域,负责为南大西洋的英国船只补充燃油。1918年2月16日,“独眼巨人”号从里约热内卢出海进入萨尔瓦多,出发6天后,该船装载着锰矿出发去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从“2月16日”开始,接下来的描述时间有些对不上,再核实一下)随后就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船上有船员300多人,排水量近2万吨,这样一个设备强大、吨位相当于轻型航空母舰的钢铁巨轮居然会凭空消失,甚至一点痕迹都没留下,确实让人很诧异。而在一些文章对该事件的描述中,3月9日有一艘在弗吉尼亚海域附近的船曾经看到过“独眼巨人”号,但从航行日志来看,“独眼巨人”号原计划在3月13日才能到达巴尔的摩,因此3月9日它不也许会出现在据目的地只有1天左右行程的弗吉尼亚海域。虽然此消息并没有正真获得确认,但是“凭空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海域”这种神秘的噱头,让后来的人们马上将“独眼巨人”号消失的事件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百慕大三角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另一佐证。
“卡罗迪林”号是一艘建造于1919年的五桅帆船,在百慕大海域进行货物运输,后神秘失踪。
相比之下,“卡罗迪林”号的经历就被描述得更加诡异。这是一艘建于1919年的多桅杆帆船,平时就负责在百慕大附近海域进行货物运输。而刚下水不久,“卡罗迪林”号就神秘地消失了,同样是连人带船突然毫无踪影。直到1921年的某一天,人们在美国北卡罗来纳的钻石海滩发现了它,船体完好无损,但是船上却空无一人。而当时的种种传说,也将船员的失踪归结到某种未知力量上,加上后来“恐怖海域”的加持,让“卡罗迪林”号在几十年后名声大噪,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幽灵船”。
后来,随着“百慕大三角”的相关书籍慢慢的变多,又增加了许多关于它的离奇事件。比如,有报道说一架飞机飞过百慕大上空的时候,云层突然环绕成了一个圆柱的形状,好像凭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通道,飞机在通道中飞行仅仅几分钟就完成了平时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航程;又有报道说,百慕大三角区UFO的目击报道要远高于全球的别的地方;除了这些目击报道,还有一些写实报告让百慕大三角之谜愈发真实和神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百慕大三角区发现了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报道中称,1967年,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和助手迪米特来·勒皮科夫驾机在百慕大海区的巴哈马群岛一带低空飞行,突然他们发现比米尼岛水面下有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第2年夏天,考察组来到比米尼岛水域展开水下考古工作,发现在比米尼岛水下,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洋底,它们结构严密,规模宏大,形状变化多端。长达1600米的大石墙,由长4.5米、宽6米、高3米的大石块砌底,每块大石至少重25吨。石砌的街道还用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拼出各种图案花样。一座高42米、每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沉睡在距海面近400米的水下,另外还发现有码头、港口遗迹和大理石雕像。到了1978年,一个自称为国际潜水中心的组织由其主任罗歇韦率领一部分队员来到百慕大三角附近考察,突然大晴天起了风暴,海面瞬时间迷雾茫茫,白光直射天空,小船已无法控制,他们只好潜入海里。当潜入100米深处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它有2个大洞,海水以极快的速度从洞中穿过,海面怒涛狂卷,但很快这一现象就消失了,海面又恢复了平静。经过测定,他们发现,坐落在洋底的金字塔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的每边长300米,建筑年代约比埃及金字塔早7000年。更加神奇的是,这座金字塔不是由石头建成的,而是类似于玻璃或者水晶的材质,因为它表面十分光滑,部分还呈半透明的状态。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金字塔本身就充满着许多谜团,能够说是“神秘界”的“顶流”,而金字塔加上百慕大,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百慕大三角”的名声慢慢的变大,由此,还诞生了很多关于“百慕大三角之谜”的学说。
这一学说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这些神秘现象是超自然问题导致的,包括外星人、时空裂缝、黑洞等;另一类则认为它们是自然问题导致的,比如磁场、漩涡等。
漩涡学说认为,百慕大三角区受地球自转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汇合了几股流向不同的小股海流,形成了巨大的海流,从而形成大漩涡,这些巨大的漩涡是造成船只失踪的根本原因。而在漩涡学说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许多学说。比如有人提出了激光学说,认为由于巨大的漩涡在海面上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凹面镜”,在太阳的照射下,聚集了许多很小但是温度极高的“焦点”,就像激光一样,可以瞬间使飞机熔化或爆炸;也有人提出了“晴空湍流”学说,认为由于很多大漩涡的影响,导致百慕大三角区空域的温度有很大差别,造成了来无影去无踪的“晴空湍流”,也就是速度极快的气旋和空气震动,使飞机和船只发生剧烈的颠簸,从而引发事故;还有人提出了次声波学说,认为受到旋涡等剧烈天气状况的影响,这片区域会由于高速的空气流动产生次声波,这种次声波虽然人类听不到,但是能对人体产生很强的影响,造成飞行员和船员疲惫、恐惧甚至死亡,从而引发飞机、船只事故。
与漩涡学说齐名的还有“磁场异常”学说。一些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为何会发生飞机和船舶失踪事件,与该区域的地磁异常有关。这类学说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地磁带分布与另外的地方不同,当出现长时间的太阳活动时,该地区会出现地球磁场的剧烈波动,形成一个新的强大而奇异的磁场,干扰飞机和船只正常航行,使各种仪器失灵,进而导致飞机和船只发生意外事故,而湍急的水流会把失事的飞机和船只带到不知所向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说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事故频发是由于海底可燃冰产生的巨大沼气泡爆炸导致的“可燃冰学说”;认为海底聚集着很多“超重”物质,造成巨大吸引力从而让船只沉没的“异常重力学说”;认为海底存在像输油管道一样的水桥,造成船只被吸到水下并出现在别的海域的“水桥学说”……各种学说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当越来越多的人脑洞大开,讨论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创造了这片神秘的海域时,真实的答案逐渐拉开了帷幕。原来,创造“百慕大三角”这样一个神秘区域和种种神秘事件的,不是外星人,也不是超自然力量,而是人类文化——“百慕大三角”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骗局的揭露要从美国军方文件解密说起。令“百慕大三角”名声鹊起的“第19飞行中队失踪事件”调查的最终结果公开,原来人们发现失踪事件并不是什么天灾或者神秘事件,而是糟糕的天气加上人祸造成的。官方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第19飞行中队队长泰勒应该为这次事故负主要责任。泰勒虽然有约2500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但他并不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性格固执,且以马虎著称。二战期间,他就曾两次在海上迷航,不得不弃机跳伞。在这次飞行训练中,泰勒居然还忘记带基本的导航仪和手表。基地在发现泰勒迷航后,就要求他把指挥权交给其他人,但刚愎自用的泰勒却相信自身多年的飞行经验,拒绝指挥中心的提议,继续带队往错的方向飞去。通讯记录中显示,有至少不下2位学生飞行员发觉泰勒的判断有误,并要求改变航向,但泰勒仍然一意孤行地带着13位队员飞向死亡的深渊。在飞行途中,天气状况慢慢的变糟糕。所以,随后派出的救援飞机也因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搜救行动,导致危险系数大幅度的提升。而救援飞机的坠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海军基地的前飞行教练戴维·怀特说,统计资料已证实,参加救援的PBM-5水上飞机,是历史上频繁出现油气外泄且常因小火花导致爆炸的机型,所以这种飞机也一直被称为“飞行中的油箱”。据当时在该海域经过的邮轮反映,当晚就曾看到上空有爆炸声及闪光,海面上也拖着一条长长的油带。所以官方认定,第19飞行中队和搜救飞机的悲剧,是一个迷航的固执队长带着13名缺乏经验的学员在恶劣天气中飞行而发生的人为事故。但泰勒的亲属对这样的调查的最终结果十分不满,多次向美国海军高层上诉。所以,当局只能满足泰勒亲属的要求,在当时的报告中把主体问题归咎于糟糕的天气和“未知因素”。而正是这个“未知因素”,给了爱德华·琼斯这个作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也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于是,19飞行中队事故就变成了受到神秘的自然力量影响的“超自然”事件。
而“独眼巨人”号失踪的事件,也在对同型号的战舰作对比调查后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独眼巨人”号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在建造它的同时又建造了2艘结构几乎一样的军舰——“涅柔号斯”和“普路提斯”号。这2艘舰船能够说是“独眼巨人”号的姐妹船,翻开建造档案,人们发现这2艘姐妹船也在服役一段时间后沉没,原因是船身的结构缺陷导致承重时存在风险。再翻开“独眼巨人”号的日志,人们发现当时运送锰矿石的“独眼巨人”号处于严重的超载状态。于是,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船身结构缺陷、严重超载和恶劣的天气,造成了“独眼巨人”号的悲剧。进而,人们又对曾有目击者看到“独眼巨人”号在弗吉尼亚海域出现的说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并没有确切的人或船只对此说法负责,而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作家文森特·盖迪斯撰写的《死亡百慕大三角》而并非真实的目击报告。而“幽灵船卡罗迪林”虽然听着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后来通过翻阅各种资料,人们发现“幽灵船”并不稀奇。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海岸仅2017年就漂来了100多艘“幽灵船”。这些船只的主人可能在海难中逝世,而尸体已经被海浪冲走;也有一定的可能本来是停在码头无人看管,后来缆绳断了,船就漂进了大海;还有可能是遭遇了海盗的袭击,船员逃走或者被杀死且尸体被抛进大海,所以船被发现时空无一人。百慕大三角区的“幽灵船”本身也不多,而通过对比资料,人们还发现很多“幽灵船”是在别的海域发现的,而作家为吸引眼球,将它们张冠李戴地都写进了百慕大三角海域。其实,对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幽灵船”并没什么特别的,而经过作家的改编和夸大,让很多没怎么和海洋打过交道的人将“幽灵船”神秘化、超自然化。
学者拉里·库什对“百慕大三角”神秘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并做出报告和科学解释。
后来,一位名叫拉里·库什的学者开始了对百慕大三角的全面调查,他搜集了几乎所有关于百慕大三角的文章和书籍,开始详尽地调研书籍中的每一个离奇事件。为寻求真相,他查阅了美国空军、海军、海岸警备队、保险公司等方面的有关报告,事故发生时的新闻报道,甚至向有关人员进行信件、电话或当面访问,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被美国海岸警卫队等许多权威部门、机构认可。报告的结论是:在百慕大三角区发生的飞机和船只失事数量,与别的海域比并不突出。后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也验证了这一说法,该基金会对全球航运事故高发地做了统计,最容易失事的地区是日本海、地中海、波斯湾等地,而百慕大三角甚至连前10名都没排进去。
针对这个结论,拉里·库什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一个证据方——海洋保险公司。众所周知,最惧怕海难发生同时也最了解海难情况的非海洋保险公司莫属,因为他们要根据每个海域的情况来判断船只航行的风险,对危险的海域收取的保费往往要高于普通海域。而在当时处于垄断地位的海洋保险公司劳埃德并没有对百慕大三角区航行的船只收取更高的保费,劳埃德公司还特地对百慕大三角海域发出了声明:“根据劳埃德记录,1955—1975年,在全球范围内有428艘船只被报失踪,而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未能发现任何证据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另外的地方有更多失踪案的说法。美国海岸警备队有关大西洋事故的计算机记录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
百慕三角区大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充满神秘色彩:这片水域全年主要受热带气旋控制,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还常常会出现“海龙卷”,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直到今天,百慕大三角区依然是非常繁忙的航线,无数船只在该海域航行,除了天气原因所致,至今也并没有灾难频发的报告和证明。而关于找不到失事船只和飞机残骸的问题,拉里·库什也给出了解释:找到残骸才是小概率事件。船只和飞机遇难后,残骸所在地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复杂的洋流,让残骸的位置很难预测,加上海洋实在太过辽阔,直到今天这个“满天卫星”的时代,依然有许多遇难的飞机和船只没找到,更何况是在以前。
随后,海底金字塔的秘密也被揭开。如果说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和飞机失踪还是对真实事故的夸大和张冠李戴,那么海底金字塔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海底金字塔的消息刚出现时,就有建筑专家提出质疑:在如此深的海底,水晶或者玻璃材质的金字塔根本没办法承受海水巨大的压力。后来,人们查阅这一条消息的来源,发现就是将“百慕大三角”这个概念发扬光大的畅销书《百慕大三角》。除了此书,人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海底金字塔的报告或者目击证人。于是,拉里·库什向《百慕大三角》的作者伯利兹发出挑战,要求伯利兹提供海底金字塔的证据和发现者的目击报告,并和他打赌一万美元。迫于舆论压力,伯利兹无法再逃避,只能宣布不愿意接受挑战,并且承认海底金字塔是自己杜撰的,包括发现海底金字塔的飞行员姓名、考察队成果等都是自己编造的,舆论一片哗然。
“百慕大三角”的热度持续了很多年,从美国影响到了全世界,在各种调查报告和科学解释“实锤”的情况下,依然有无数的人愿意相信这些神秘事件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这些神秘的“超自然”事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对未知既恐惧又憧憬的心态。如果要问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实应该这样回答: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确实存在,但不是在自然界中存在,而是作为虚构的文化现象出现在人类的传言、书籍和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