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知识

全国生态日丨正和生态基于自然的修复实践
发布时间:2023-10-24 作者: 升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知识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和生态)“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与国家决定及指导思想高度吻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贯穿于“从河湖到海洋”的生态修复实践始终。

  在唐山,南湖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区域——这里最早是因煤矿开采而形成地表凹凸不平、水洼遍布的沉降区。后来大地震的破坏,又加剧了沉降区的塌陷。由于不适宜居住,只能闲置废弃,最终变成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的地方。

  在南湖采煤沉降区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正和生态发现仅做好岸上的园林绿化工程,并不能解决南湖水质问题,无法达到水清岸绿的效果,经过持续探索,正和生态创新性地运用生态工法,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并保持其稳定。

  修复后,南湖实现了从城市棕地到中央公园的生态转变——几年间,共绿化废弃荒地近500公顷,植树100万株,栽植草坪50多万平方米;221种植物郁郁葱葱,绿化覆盖率达65%,吸引了100余种野生鸟类往返栖息,形成了湿地植物、耐贫瘠植物、景观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项目于2020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

  唐河作为白洋淀“九河下梢”之一,素有“大清河正源”之称,入淀口区域连接羊角淀、马棚淀,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以及淀南片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白洋淀蓝绿空间综合治理中的首个“生态湿地标”,修复前的白洋淀唐河入淀口存在生态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正和生态以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为原则,因地制宜,重塑与地貌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在湿地与周边村庄交界处建起一条条绿堤,以生态缓冲带拦截来自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并优化唐河水入淀后的水流路径,同时对芦苇等植物种群进行选择与搭配,实现水质的生态净化,也打造了怡人景观。

  白洋淀水变清了、水面变大了,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全面提升至2021年的Ⅲ类,湿地生态系统和“华北之肾”功能也正在逐步恢复。数据显示,2002年白洋淀湿地保护区成立时,记录有野生鸟类192种,近年来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230种,多年未见的青头潜鸭落户白洋淀,鳑鲏鱼、黑鱼、嘎鱼等物种也重新出现。

  沛县毗邻南四湖和京杭大运河,位于“南水北调工程”“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叠加的节点位置。丰沛运河流经沛县主城区,前些年却饱受环境污染的困扰,尤其是支流沛县沿河区段,农业及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垃圾直排,导致水质下降,一度不复往日的清澈。

  为此,沛县启动了南四湖流域沛县沿河生态修复提升项目,项目总长度约9.8公里。正和生态以生态修复为导向,采用“点-面”相结合的8类净化湿地与4类四维生态缓冲带,因地制宜遴选出自然植被护岸、多级水生植物护岸、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岸等7种生态工法,构建稳定的“水、岸、滩、堤”多层级滨水空间,实现了水土保持、径流缓冲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前,硬质的河道两岸只有杨树林,春季杨絮漫天飞,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修复后,丰沛运河变为一条多元、复合、立体的生态廊道,承载了虫语蛙鸣、草长莺飞、人水相依的三生相融画卷,实现了从风险到韧性的转变,为南四湖流域与大运河文化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和实践经验。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中部沿海,海岸线蜿蜒曲折,临港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强度,海岸带资源承载力日趋增大,各种矛盾逐渐凸显。2020年未治理前,妈祖城内湾的紫玉湖湿地还是一片杂乱的洼地,杂草丛生,垃圾堆弃,周边群众乱搭围挡等问题严重。

  正和生态在莆田蓝色海湾项目中,通过拟自然的生态工法还原自然生境,增强蓝碳功能。因地制宜应用湿地修复、退养还滩、海堤生态化改造、内湾纳潮、防风林修复等多种措施,为鹭鸟等目标物种营建生态的滨水栖息空间,并优化生态景观满足公共自然教育、休闲参观等需求,营造了可持续的滨海水陆交界带。

  经过生态工法的建设改造,莆田蓝色海湾实现了海堤巩固升级、生态修复改善、景观重塑共享。如今的紫玉湖湿地,与大海相距不过数百米,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岸生态公园,起到了稳定海岸线、恢复潮间带生境的作用,随着周边水环境和植被环境的改善,不少鱼类、鸟类也在此栖息。如今,内湾地块遍布绿植,已修复的生态面积达22公顷,还配套有健身步道,“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蓝色海湾”生态建设目标已逐步实现。

  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位于珠江口地区,十年前为养殖塘,洪潮混杂,属于有人工海堤的较强动力海岸。现状海堤存在水动力条件改变、材质不透水、滩面低、生态基底缺失、景观断裂不连续、可实施空间狭窄的问题。

  针对珠江口强动力海岸植被成活率低、外海施工成本高和红树林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正和生态采用基于NbS理念的“装配式海岸植物生态模块及组装技术”重塑海岸带生态基底,保障防潮防洪功能,物理防护级别不降低的同时,将人工修复和自然工法相结合,实现岸线的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化,提升海堤的气候适应性。

  目前该技术在东莞滨海湾新区硬质海堤生态化改造示范段首获成功,将人工海堤修复成连续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也得到有效改善,创新海岸生态景观使滨海界面得到景观化、生态化复育,成功打造安全、多元、韧性、可持续的滨海空间,激发了滨海城市活力,提升了海岸带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

  26年来,正和生态不遗余力地深耕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将基于NbS理念的生态工法技术体系应用于河湖及海洋生态修复中,为建设绿水青山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解决方案。正和生态未来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加大研发投入,践行生态修复,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