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程
滨州市首创“草棉轮作”新模式 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
5月21日,滨州市在无棣县召开山东省优质牧草生产现场观摩会并举办“草棉轮作”高峰论坛,参加会议的专家对无棣县牧草生产和“草棉轮作”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草棉轮作模式属全国首创,增效显著,值得推广”。截至目前,滨州市已建成优质牧草生产基地15个,种植培养面积6.8万亩。其中,规模化苜蓿种植培养面积5万亩;燕麦草、黑麦草等种植培养面积1.8万亩;“草棉轮作”推广面积5000亩,亩均增收700元以上。牧草产业正慢慢地发展成为滨州市的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滨州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为企业搭建政策、技术、金融和农机等4个服务平台,为牧草产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解除了企业和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政策扶持方面,自2014年以来,滨州市先后争取高效苜蓿种植示范项目、粮改饲项目等补贴资金1.02亿元,补贴牧草种植培养面积近3万亩,补贴粮改饲面积43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牧草产业的机械、灌溉、晒场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技术上的支持方面,组织牧草生产单位20余家,成立了“滨州市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筛选出适宜滨州市种植的牧草品种10余个;推动牧草生产企业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科研教学基地和试验站,推动国家级专家学者与牧草生产企业组织技术合作。农机服务方面,为破解农机服务难题,积极促成组建了绿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播种、割草、摊晒、搂草、打捆、植保等专用机械62台(套),为基地和农户种植苜蓿提供全生育周期服务,由合作社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摊晒、统一打捆,最后统一结算费用,真正的完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机械化。金融保障方面,促成牧草生产企业与省农业担保公司无棣分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牧草种植、加工、收贮企业获得低息贷款打通了渠道。
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国首创了“草棉轮作栽培技术”。由原来一年一作一茬棉花的种植模式改为种一茬燕麦草、压茬种植短季棉的模式,有效利用了冬闲田,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一是增收效果明显。据盐碱地实施“草棉轮作”效益分析:一季燕麦草平均每亩产燕麦干草1吨,售价1500元,每亩可实现净收益700元;短季棉平均每亩收获250公斤籽棉,每亩棉花毛收益1500元,净收益100元。“草棉轮作”模式下亩均纯利润是800元(不含政策性补贴),亩均增收700元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生态效益凸显。“草棉轮作”模式中的短季棉种植不需地膜覆盖,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白色污染;三是作物质量提高。短季棉种植较晚,铃期能有效避开雨季,籽棉品质较高,深受纺织企业的青睐。
“草棉轮作”模式也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朱玉贤院士表示,“草棉轮作”模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可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土地收益,对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山东省牧草首席专家杨国峰教授表示,“草棉轮作”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滨州3年来的实践完善,技术已较为成熟,极具推广价值。目前,“草棉轮作”模式已推广到潍坊、东营等地,全市计划到2021年推广种植培养面积2万亩。
今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现畜牧业高水平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业基地”的攻坚任务,为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优质饲草是实现畜牧业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建设优质牧草产业基地是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业基地的前提。无棣县柳堡镇以“牧草小镇”建设为抓手,计划利用5年时间,规划建设常家村、孙瞿阝村3万亩牧草种植示范区,助力打造“省级现代牧草产业示范园”。目前,全镇牧草种植培养面积已达到8000亩。
种养一体,草畜一体的良性循环,是畜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内涵。畜牧部门积极开展草牧融合试验,探索出用鲜苜蓿粉碎打浆代替10%的母猪饲料,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母猪疾病发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仔率5%左右的生产模式。依托牧草生产优势,无棣县已经与温氏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牧草种植区建设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实现草畜结合,打造全市草畜一体化发展样板。养殖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激发牧草产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实现草畜互动的良好局面。目前,国内奶业巨头伊利集团正积极筹划在无棣县建设1.2万头奶牛养殖项目,优质牧草慢慢的变成了招商引资的“金钥匙”。
未来3年,全市计划在“牧草小镇”示范带动下,以无棣、沾化、阳信为中心,发展连片牧草种植基地,推广草棉轮作模式,全力打造全国优质牧草产业基地,以草带畜,实现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全国优质畜牧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